近日,我院与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 2015 年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第三方评估报告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在社科院小礼堂举行,上海社科院法学所所长叶青、社科院党委副书记王玉梅、社会学所所长杨雄及相关科研人员,我院陈立斌院长,汤黎明、倪金龙、刘力、孙敬沪副院长、许忠伟组长、孙磊主任、胡光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等近 30 家新闻媒体到会。同时,互动电视法治天地频道进行了现场直播,新民网进行了视频直播,我院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两个官方微博进行了图文直播。发布会由上海社科院王玉梅副书记和我院倪金龙副院长主持。发布会上,叶青所长介绍了上海社科院受托开展司法公信力第三方评估工作的背景、评估组构成和评估工作进程;杨雄所长具体介绍了司法公信力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点;王玉梅副书记代表评估组公布了评估结果, 2015 年我院司法公信力达到良好程度,司法公信力指标评估得分为 82.06 分。四类群体中,专业人员评估得分最高,其次是律师、案件当事人、市民。从三级指标评估得分看,我院在立案、司法透明度、司法便民方面得分较高;在判决结果有效执行率方面得分相对较低。部分数据反映出我院已按法律或规定完成了相关工作,但工作效果与公众的主观感受或期待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评估报告还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我院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提出对策建议。陈立斌院长介绍了我院委托上海社科院开展司法公信力第三方评估工作的由来及背景,并指出这次评估是全国法院首次对司法公信力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第三方评估,是顺应当前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之需、是顺应检验司法改革成效的现实之需、是顺应推动人民法院司法事业进步的科学发展之需,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院通过上海社科院开展司法公信力第三方评估,一方面可以了解全社会对我院工作和公信力的总体评价,和不同群体在具体指标上的评价差异,有助于我们理性反思,聚焦短板改进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引导社会正确认知司法公信力的内涵和衡量评判的指标要素,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司法公信力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努力的、渐进的“爬坡”工程。司法公信力第三方评估报告是全面的“体检报告”,我院将把司法公信力第三方评估工作坚持下去,每年“体检”一次,把评价不高的方面转化为我院深化司法改革的着力点,加强短板治理。评估报告发布后,我院刘力副院长还现场接受了媒体记者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