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司法论坛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 2017年06月07日

 5 16 日,我院与最高法院民四庭、上海财经大学联合举办第四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司法论坛——自贸区制度创新与司法保障。市高院崔亚东院长、最高法院民四庭刘敬东副庭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内司委史秋琴主任委员、市政府法制办吴偕林主任、我院陈立斌院长、上海财经大学蒋传海副校长、浦东新区陆方舟副区长、市高院陈亚娟副院长、重庆一中院卢祖新院长、市律协俞卫锋会长、人民法院出版集团总编辑助理韦钦平等领导出席。最高法院民四庭,重庆、福建等地相关法院及本市三级法院的有关领导和法官,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浦东新区检察院等单位,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福建省委党校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律师等百余人参加论坛。论坛以“自贸区制度创新与司法保障”为主题,旨在为加快推进培育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自贸区营商环境的制度创新提供智力支持。研讨期间,最高法院民四庭刘敬东副庭长、市政府法制办吴偕林主任、市高院陈亚娟副院长、重庆一中院卢祖新院长、我院汤黎明副院长、上海财经大学郑少华校长助理、市律协俞卫锋会长等分别作主旨演讲,与会人员围绕“自贸区审判与法律适用”“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与审判程序创新”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探讨。陈立斌院长回顾总结了近四年来我院在加强自贸区司法保障、探索创新有利于自贸区法治环境建设的司法经验和做法。刘敬东副庭长充分肯定上海法院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有力提升了自贸区司法保障水平,为全国自贸区司法保障工作作出了良好示范。并指出,人民法院对自贸区建设反映到司法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研究,共同研究制定自贸区的相关规则,为服务保障自贸区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作出更大的贡献。崔亚东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上海法院近年来聚焦自贸区建设司法需求,积极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创新涉自贸区审判体制机制,为自贸区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是创新建立了符合审判规律适应自贸区特点的审判体制机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制度。在抓好专业化审判机构和审判组织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了涉外审判、多元化解、方便诉讼、风险预警等适应自贸区司法需求的审判、诉讼工作机制。二是精心审理一大批涉自贸区案件,有力保障了自贸区的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建立司法服务保障体系,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自贸区设立之初,上海法院及时制定了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建设的 20 条指导意见,出台了专门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的相关文件,规范涉自贸试验区案件的审理执行。四是积极主动为自贸区建设建言献策,推动自贸区建设深入发展。上海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注重加强涉自贸区审判理论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成果,对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三年来的工作形成专题报告报送市委、最高法院,得到了充分肯定。注重延伸审判职能,对推动自贸区监管模式创新、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崔亚东院长表示,全市法院将认真吸纳本次论坛取得的成果,为上海自贸区建设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